9月7日 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张炯副研究员学术报告预告
作者:杨细银
发布日期:2022-09-05
浏览次数:
报告题目:面向眼科多模态影像的微血管重建及其病变分析技术研究:从2D到3D 报告时间:09月07日(周三)上午10:00 会议地点:D507会议室 摘要: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OCTA) 是一种非侵入性三维(3D)成像模式,可提供具有微米级深度分辨率的高对比度微血管细节。它已越来越多地被视为一种有价值的成像工具,用于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MD) 和视网膜动脉/静脉阻塞等眼部相关疾病中的视网膜微血管变化。目前,针对眼底微血管的大量研究工作主要关注于二维(2D)层面的血管分析,主要借助于二维OCTA投影(en face OCTA)、眼底彩照、眼底荧光造影和超广角眼底图像等成像手段进行临床相关的形态学分析,较少考虑对具有丰富深度分辨率的三维图像进行全面分析,导致来自原始三维微血管系统中的几何和拓扑特性不可避免地被掩盖。因此,本研究旨在建立一个全面的OCTA 微血管重建和分析框架来辅助临床诊断,主要通过开发基于眼底微血管影像的增强分割,三维表面重建、几何和拓扑分析以及深度学习技术来实现高质量的微血管重建和病变分析。 个人简介: 张炯,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医工所“春蕾人才”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入选中科院引才“BR计划”(B类),浙江省引才计划(QR),宁波市领军人才,宁波市甬江引才工程创新个人等。2017年博士毕业于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TU/e)医学影像分析方向,之后分别在埃因霍芬理工大学和美国南加州大学(USC)Keck医学院神经影像实验室(LONI)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医学图像分析,计算机辅助诊断和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工作,主要针对眼科和大脑影像,尤其是微血管影像开展前沿技术开发和临床问题研究。近五年来共发表论文60余篇,有多篇发表在领域内IEEE Transactions系列权威刊物如IEEE-TMI、IEEE-TIP、MEDIA等期刊上,曾获荷兰科学技术基金会NWO和IBM“最佳研究奖一等奖”。现兼任多个国际期刊客座编委,担并任多个计算机视觉和医学图像处理国际会议如ICCCV(2022)程序主席,以及AAAI(2021)、ICCV-CVPM、MICCAI-OMIA 和 VSIP(2022)程序委员,目前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和省级人才项目5项,总科研经费近12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