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发关于开展2025年度研究生能力素养提升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
作者:dy
发布日期:2025-10-22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研〔2020〕9号)文件精神,强化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进一步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能力素养提升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浙工大研〔2021〕24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学校决定启动2025年研究生能力素养提升课程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程建设类型 研究生能力素养提升课程建设类型包括公共素质类、学术素养类、职业素养类、前沿热点或交叉类,其中前沿热点或交叉类课程为博士课程,其他课程以公共选修课形式开设、管理。 课程建设周期为三年。按研究生公共选修课程面向全校开设,立项一年内未成功开课视为项目未完成。 2025年新增研究生创新竞赛制课程建设专项项目,归属学术素养类,重点支持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专项指导(具体赛事名单详见附件)。 二、课程建设任务 项目立项后,完成课程简介、课程大纲、授课计划书和课程教案等开课准备,并通过学院的课程开课审查。同时将《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能力素养提升课程建设申报表》中“课程建设规划”有关内容要求在开课时告知选课学生。 项目立项一年后进行中期考核,要求以研究生公共选修课形式成功开课至少一次(学校研究生公共选修课程成功开课标准为:选课研究生涉及开课学院和其共建学位点学院除外的学院三个及以上,且人数达到20人及以上);面向选课学生开展:建设内容及过程、选课学生积极性、教学质量等方面的中期建设情况问卷调查,汇总分析有关数据,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填写《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能力素养提升课程建设项目中期考核表》。专家评审后分合格、整改后再次考核、取消继续建设资格三档。 课程建设期满验收时,应系统总结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改革经验、汇总分析历年课程建设效果和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数据的基础上,提交“研究生能力素养提升课程建设经验总结报告”,具体内容包括:立项以来的开课情况及学生的选课情况;课程教学所要培养选课学生的具体素养或能力;为达到上述素养或--能力培养,在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创新等方面所采取的针对性配套措施;检验教学目标达成度、配套措施有效性的定性或定量评估指标体系。 三、研究生创新竞赛制课程专项说明 1.建设目的 面向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核心赛事,通过课程系统培养竞赛团队,深度对接赛事技术方向,提升项目书撰写、路演答辩、成果转化等实战能力,推进“赛-训-课”一体化培养改革。 2.申报要求 申报负责人须为相关学院的在职研究生导师,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有指导研究生创新实践竞赛的工作经验,近两年有竞赛组织经历者优先。申报团队应结构合理,学校鼓励跨学院、跨学科组建项目团队,鼓励纳入往届获奖研究生在团队中担任助教。 3.建设内容 课时建议为16或32学时(含实践环节),课程内容应紧密结合大赛主题,涵盖赛事规则解析、技术要点、案例分析、创新方法训练、实战技能提升等内容。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可设置模拟赛题、实战演练等教学环节。 本项目首期建设周期为2年,建设期内,如课程指导的研究生团队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核心赛事中获得金奖(或最高奖项),经审核通过后可提前结题,并优先纳入持续滚动支持范围。建设期满后,研究生院将统一组织对课程建设成果进行验收,并根据验收情况决定是否给予下一阶段的滚动支持。 四、课程建设申报程序 课程建设负责人填写《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能力素养提升课程建设申报表》一式1份(同时附电子版,文件名为学院名称+课程类型+申报课程名称),由开课学院推荐排序后填写汇总表,于11月14日前递交至研究生培养办。申报课程经专家组评审,评审通过的由学校立项资助建设。
联系人:姜老师 联系电话:88320348 邮箱:yjspy@zjut.edu.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