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江宁博士为我院师生做学术报告
作者:罗晓琴
发布日期:2021-11-18
浏览次数:
2021年11月18日,陈江宁博士应邀为我院师生作题为《数字化转型与商业模式创新》、《双碳目标思考与数字化赋能》的学术报告。 报告会上,陈江宁博士围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阐述了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概念,介绍了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现状,在《数字化转型与商业模式创新》报告中指出,要助力中国制造业实现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技术的赋能离开产业资本的支撑是无法实现的,其本质在于产业互联网是To B业务且是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因此,必须采取产技融合的模式才能真正的帮助产业提升效率,提升水平,才能创造出新业态、新模式。通过化工宝在工厂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成功实例,阐述了数字化转型为其带来“一总部多中心”运营管理模式变革的同时,从场景的角度孵化化工宝的数字化转型,而这个转型本身就充分体现了产业数字化与数字化产业实现投资和转型的有机结合。 在《双碳目标思考与数字化赋能》报告中,陈江宁博士指出,对于碳中和、碳达峰这件事情,传统制造业现在要做的是偏基础的工作。从技术端讲,首先要把企业的碳家底摸清楚,每个产业、每个企业是如何碳排放的,这样才能有效的从技术层面进行改进。此外,针对如何研究碳中和与碳达峰问题,陈江宁博士建议跟随国家政策去研究这个产业,关注的重点应放在未来是否会出现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碳足迹与碳策略的SAAS平台、碳交易服务类型、碳捕捉技术公司,以及引导与传统制造业流程和技术创新相关的产业如何上市;其次,还需要关心国外的变化,特别是欧盟出台的碳关税、碳认证等问题。 最后,陈江宁博士针对数字化产业的市场趋势和发展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指出从数字化产品的角度来看,自动化产品更加贴近边缘、国产能力不断提高、IT&OT进一步融合、基于场景导向的工业互联网化技术不断发展等优势,这些优势将为数字化赋能提供坚实基础。我们应该把握机会,充分利用好资源,未来的不确定性是靠创新实现确定性。报告会后,陈江宁博士解答了大家的提问,报告会现场气氛热烈,参会师生收获颇多。 陈江宁博士,深耕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领域近30年,目前主要工作是工业互联网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产业的孵化、IPO和商业模式设计、团队搭建以及双碳目标的探索和乡村振兴实践等。曾就职于宝武、IRM、西门子,20年离开西门子时担任西门子数字化转型官(副总裁级别),现为某工业互联网基金创始人和大型央企CIO。专家曾担任中德政府西门子宝武工业4.0研发项目总监,对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的商业模式、产业孵化、团队建设有深入独到见解和深刻的实践。专家担任的重要科技和学术职位还包括中国两化融合技术委员会委员、联合国SDG创新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智能制造国家标准总体工作组专家、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标准化工作组专家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