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路先锋迎七一 ,坚定信念跟党走” 学院举行研究生党员领航员工作总结会
作者:严庆乾
发布日期:2018-07-02
浏览次数:
近日,信息学院以“e路先锋迎七一 坚定信念跟党走”为主题举行研究生实验室党员领航员工作总结会,学院相关领导及组织员、辅导员与54名研究生领航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共有三个“学术领航实验室”、两个“团队凝聚力实验室”及两个“特色实验室”向同学、老师展示了研究生领航员在开展实验室建设中的成果。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标准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去年,学院以实验室科研团队为载体,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为导向,聘任了一批“e路先锋”研究生实验室党员领航员,将“党建+服务”两条线拧成一股绳。目前,学院共有737名研究生,其中党员占到了37.1%,学生党员身份不一般,它代表着责任与担当,更是同学们信任与尊重。 科研路上的“助跑员” 研究生怎么开展“自主研究”,如何调用学术资源,这是不少新生研究生急需解答的问题。2016、2017连续两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电子与通信工程2015班班长郭款阳(导师:吴远)在给同学分享经验时说“我们导师作为团队的主心骨给同学作方向性的指导,具体的解决办法要自己思考和领悟,这是每个研究生必经的科研训练过程,但解决问题不能闭门造车,定期与导师汇报,还有与同学的交流,有时候聊着聊着解决的思路就有了”。以前同学间的学术科研交流更多的是随意的、非正式的闲聊,现在领航员协助导师组织学术交流活动,让这种随意的、非正式的闲聊变成有针对性的探讨,还有些实验室与院研会探索跨学院跨学科进行交流研讨。4月26日,欧林林老师团队的领航员就组织了和理学院合作的“我是学术大咖”交流活动,做了《强化学习与机器人控制》研究生成果介绍,就移动机器人课题组最新成果进行了汇展。这些学术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在交流的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同时也培养了交叉团队的合作精神。 校园安全的“压舱石” 在日常的科研学习中,有部分同学因为敬畏或是害羞很少直接向导师表达想法,领航员作为导师与同学间的桥梁,反馈问题,消除隔阂,畅通诉求渠道。 “我们班级有29位同学,大家分布在不同的实验室,物理空间的分散,使得工作中难免出现盲点”2016级班长王小奇反映的正是以往班级为单位的管理模式与研究生分散式科研团队分布不匹配的问题。学院在实验室设置了领航员后,编织了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研究生管理服务网络,以实验室为平台的管理服务方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同学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找到身边能引领的党员。 文体活动的“活力源” 丰富研究生课余的校园文化生活,为研究生紧张的学习科研找到一个宣泄口,也是为领航员的工作内容。领航员队伍成立后,学院将活动策划组织和实施都下放到实验室,配置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基金,由研会统筹协调,各实验室申报举办,鼓励跨实验室、跨专业的同学参与。由实验室开展篮球赛、羽毛球赛已不是新鲜事,四月草长莺飞的西湖景区留下信息骑行队的影子,张有兵导师团队的同学联合学院唱歌达人们正组织策划第一届研究生弹唱会。领航员正成为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活力源”,展现着青春的动力。 一年来,研究生党员领航员队伍通过努力工作,获得了同学、导师的一致认可,成为展现学院研究生党员乐于奉献的青春名片。今后学院将为这支队伍优化资源配置、赋能领导力,以引领全体研究生奋勇向上,追求卓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