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研究所党支部青年教师党员博士“红色怀玉山行”
作者:学院党委 发布日期:2017-09-22 浏览次数:

     8月4日至8月6日,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研究所党支部组织青年骨干教师、党员博士前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怀玉山进行瞻仰、参观、学习,重温党的发展历史,感受中国革命的艰辛。
     怀玉山是方志敏、邵式平等领导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是方志敏《清贫》故事的发生地。1935年1月,方志敏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推动全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他们策应中央主力红军战略大转移,历时6个多月,行程5000余里,最后在怀玉山遭遇国民党七倍于己的兵力围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他们不畏困难、不怕牺牲、英勇善战,近千名红军战士血沃怀玉山。
     走进怀玉山,党员老师们先后到“方志敏清贫事迹陈列馆”,“清贫碑”,以及“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碑”进行缅怀与学习。在方志敏清贫事迹陈列馆内,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清贫故事,再现了红十军团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光辉历程,展现了“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方志敏精神;在清贫碑前,学院的青年教师、党员博士们瞻仰了方志敏烈士塑像,了解了方志敏革命的一生;在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碑下,成员们详细了解了当年红十军团在怀玉山的战斗历程,梁院长也对青年教师、党员博士进行深刻教育,指导并强调了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性,希望他们努力在各自的岗位中艰苦奋斗,勤奋工作,实践这种精神。
     此次来到怀玉山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参加活动的每位学院青年教师、党员博士都切实感受到怀玉山这片红色沃土的魅力,更加深刻地领略到方志敏烈士革命精神的内涵以及继承和弘扬方志敏精神的重要性。大家一致认为,我们应当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带头实践党的精神,努力在各自的岗位上拼搏进取,为学院与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研究所党支部蒋莉供稿)

 

 

                              

                                                   党员们参观方志敏清贫事迹陈列馆

 

                                         

                                                    党员们在纪念碑下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