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报报道我院学生干部“直选”活动
作者:学工办 发布日期:2012-05-28 浏览次数:

 
      5月21日,《浙江工业大学报》对我院学生干部“直选”活动的有效开展进行了报道。具体如下:
                                                         “阳光下”的换届选举
                                                                               ——信息学院“直选”团学会干部
      团学会(全称团委学生会),作为在共青团团委指导下的院级学生自治团体,是大学里各学院举足轻重的学生组织,负责多方面学生工作,是大学生发挥个人才能、实践管理才干的良好场所。然而对于多数同学来说,团学会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一个有些“神秘”的组织,它的构成、体制以及运作方式其实很多人并不太了解,而团学会的“首脑”如何选出,更是一个令同学们感到有些扑朔迷离的问题。
      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部分团学会开始了对当前选举制度大胆甚至前卫的革新。5月11日,信息学院团学会召开了新一届主席、学生团委副书记的选举大会,而这次的选举制度将是一人一票的“直选”。
 
“阳光下的换届选举”
      晚上6点半,屏峰校区健B二楼报告厅人头攒动,信息学院“直选”大会吸引到了很多院内有“参政议政”意愿的同学,然而在成功拿到自己的选票之前,他们还要经历重重“关卡”。
      “只有学院的本科生才有资格拿到选票,他们必须先出示学生证或者校园卡来证明他们的身份,一人一票,所有的票都将记录在案,以供核实。”王志文来自信息学院志愿者协会,他的工作是负责在后门派票、数票,这是确保所有选票真实有效的最重要一环。那么如何做到没有人重复拿票呢?“我们的规则是后门入、前门出,有同学中途退场或临时离开,必须先在前门将选票退还,再次进入则只能从后门入,再领取选票,保证最终一人一票。”
      选举过程与往常无异,紧张而又热烈,来自不同部门的四名候选人通过现场展示、亲友团助威、现场问答等环节对最后的主席、学生团委副书记职位发起冲击。候选人或睿智、或幽默,台上台下互动热烈,台下掌声四起,而这一切也让负责整个选举工作的现任主席汪凯峰松了一口气,当晚他同时担任大会主持。“今晚来得人比我们预期的多,大家提问热情也很高,确实出乎我们的预料。”对于这样的场景他必然不会感到陌生,去年就在同样的时间地点,作为一名候选人的他参与了选举全程,同样的流程同样的氛围,唯一不同的是上一次的代表是“各班代表”,而这一次是全院本科生。
      “所谓的‘直选’,就是全学院本科生一人一票直接选举主席和学生团委副书记,基于完全自愿的原则,选民自愿到场投票,而没有到场的将视为自动放弃选举权利。”为了让大家了解选举规则,熟悉选举人的情况,汪凯峰和他的团学同伴们在寝室楼、学校主干道和学院网站上张贴出了四位候选人的个人简介,“我们允许他们进行自我宣传,比如张贴竞选海报、到教室等公开场合宣传自己的理念,当然这些都得在正常合理的范围内,对于一些不良的拉票行为,我们发现后将立刻出面制止。”
      在一番激烈比拼之后,很快就来到了投票环节,在确认选举箱是空的之后,在场的同学逐排站起,按次序往投票箱中投票,投票箱前两名工作人员目不转睛地在旁监督,确保一人只投一张票。投票后是紧张的计票过程,地点就在舞台旁边,“计票和监票的人一部分是我们的工作人员,一部分是已卸任的上届主席团成员,这样能充分杜绝弄虚作假。”来自电气11级的石同学负责整个投票、计票过程。“完全公正透明,是场暴露在阳光下的换届选举”,这是他对此次选举的评价。
      最终,计票完成,信息学院团委书记王波老师宣布结果,参选人发表感言,所有人合影留念,一次“在阳光下”的院级团学会学生干部的换届选举顺利结束,全程时间不超过3小时。
 
有质疑,更有认可
      “信息学院的选举一直是学院多年坚持的优良传统,这种直选的选举方式更能够体现民主,更利于同学们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通信1003班的付同学是以亲友团的身份来参加选举的,他表示对于所支持的人平时有所了解,并且根据观察拥有很强的工作能力,相信能够胜任竞选职位。同样是有支持对象的电信10级的林同学则表示:“我们是班级组织来投票的,一起支持场上身为候选人的同班同学,我和他在学院组织部共事过,他能力挺强的,这次一人一票的选举方式挺公正透明的。”
      另一方面,来自信息自动化1002班的一位同学则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虽然直选是一个很民主的方式,但还是很容易产生拉票现象,而不纯粹是宣传者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能力来赢得选票,还是会偏离选出广大信息学子心目中领导者的本意。”
      无论是否存在缺陷,“直选”的方式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收获了同学们的认可,作为大二从别院转到信息的郑璐来说更是如此。“信息学院的直选不仅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很好地行使自己的权力,提高对学院事务参与的积极性,更能通过这个平台来更好地了解团学会的存在和它的具体职责。通过竞选者们的答辩提问与独特介绍,让大家更清楚团学会是如何为学生服务的。”她认为信息学院的直选是相当好的选举方式,值得在大学中提倡。
对于即将离任的汪凯峰来说,直选带来了两方面的好处:既能在校园内实践民主,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又能真正选出大家支持的学生干部,方便了团学会的工作开展。
 
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从2004年开始,我们学院就开始了团学会主席的直选,是全校首创,到今年已经是第九届了。今年主席直选在往年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公开选拔学生干部的范围,从往年单一的学生会主席的直选扩大到学生会主席和分团委副书记的直选。”作为信息学院团委书记,王波老师对于此次的“直选”感到由衷的骄傲,据她个人了解,大多数学院均未曾开展直选,更多的是采取组织推荐等形式。“为了更好地落实我们直选的政策,我们采取了走访寝室、网聊5分钟等形式来了解大家对这个政策的了解程度以及他们的意见看法,在其中也听到了有同学拉选票的情况,当然这已经背离了我们直选的初衷,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公开地宣传他们的理念,但不是直接去拉选票。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都进行了很好的思考,也做出了纠正的措施。”
      最后,王波老师用“三自”总结了“直选”的最终目的:发挥学生组织的自身优势,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校报学生记者 蔡振威 马菁华 郦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