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报道我院为毕业生就业打造“预岗培”服务平台的举措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7-05-10 浏览次数:

 

5月9日,《中国教育报》以《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  就业信息网上互通有无——浙工大打造个性化就业服务平台》为题,在第二版以2200多字的篇幅报道了以我院为首的四个二级学院为毕业生就业打造个性化就业服务平台的做法。

报道选摘如下:

在校园进行岗位培训

浙工大信息学院03级学生徐凯,人虽未毕业却已在NEC软件系统(杭州)有限公司工作。徐凯是该公司首批免岗前培训的正式员工之一。

比起其他没有接受过NEC培训的同学,徐凯神采飞扬:“大家都说先就业、再择业,最后才创业。我现在就跳过了就业,直接具备了择业竞争优势。”

像徐凯这样接受过学院“大学学生企业之3win模式”岗位培训的学生,一般都掌握了基本的商务日语应用能力,具备了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场商业技术技能。这样的学生即使不进NEC,也能轻松找到一份合适而满意的工作。

浙工大信息学院从2006年开始着手尝试“预岗培”---大学学生企业之3win模式,探索与企业合作培养实用性人才。去年4月,信息学院把NEC等知名软件开发公司请进了校门,把岗培的时间提前,把岗培场所搬到了校园,以企业出教学师资、学院出教学资源的形式,开办了第一期国际软件精英班。学生主要接受长达半年多的职业道德素质、职业外语技能、职业商业技能、职业技术技能四大方面培训,主要集中在暑期及双休日等学生业余时间进行。第一期30名学员经过滚动淘汰,最终结业24人。“预岗培”一结束,就有6人留在了NEC杭州公司工作,其他学生则全部被相关软件企业吸收实习上岗,实现了100%的就业率。

报道全文链接:

http://www.jyb.com.cn/jy/jysx/t20070509_82121.htm

 

关心毕业生就业是学院育人工作的大事,学院党委在学期初关于建设“和谐育人之院”的实施意见中就提出五大工程全面建设“和谐育人之院”品牌,其中就业育人工程就是为了着力提高学生的研究生升学率和就业层次:1、提高升学率:出台《信息学院鼓励学生报考研究生(出国留学)的奖励办法》,从低年级抓起,设立考研寝室和考研教室、成立优秀研究生考研经验宣讲团、成立考研联盟、开通考研博客;做好报考研究生的学生的各项服务工作和研究生复试的培训跟踪工作,切实提高毕业生升学率;2、提高就业层次:筹备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委员会和人才培养咨询(顾问)委员会,加强与知名企业、人事部门的联系与合作;深化与NEC企业的联合培养项目,举办好第二期国际软件育成精英班;在首个“计算机+自动化”复合型专业实验班中增加对日软件服务外包培训课程和实践环节。

(学工办   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