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育人之院 培养IT精英人才--我院党委明确教师和谐育人工作的十条基本要求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7-04-29 浏览次数:

       教师在“和谐育人之院”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的精神和境界以及教学和研究水平,直接关系到“和谐育人之院”的建设进展和成效。为了使扎实地推进“和谐育人之院”建设工作,落实“全员育人”要求,形成“各门功课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的良好机制。结合学院实际,特提出学院教师和谐育人工作基本要求。
一、认清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和使命。以向国家负责、向党负责、向家长负责、向学生负责的态度,积极、勤奋地投入到各个教学活动和研究环节中,认真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
二、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爱护学生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关心学生就像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从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尊重学生,讲究教态、仪表和语言,作文明高尚的模范。
三、加强与学生的密切联系。利用课堂教学、课后答疑辅导等多种机会,深入了解学生在思想和专业上的成长需求,积极研究这些需求,并尽可能满足他们合理的需求。任课教师要尽量扩大与学生接触,从记住学生名字这样细节开始熟悉学生全面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地教书育人,及时梳理各种矛盾和解决各种问题。
四、深入发掘所承担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树立远大理想,形成报效祖国的志向,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五、努力提高教学水平。认真备课,因材施教,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力争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获得学生的认可。
六、努力提高研究水平。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以学科研究前沿吸引学生,以扎实的工程能力指导学生,以科技创新活动带动学生。使得学生在本学科方面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钻研精神得到培养,实际工程能力得到锻炼。以自己科学研究业绩来形成自己在学生学中的的威望。
七、积极承担研究生、本科导师工作,制定好所指导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切实发挥指导作用。积极指导研究生、本科生开展各类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每年争取指导学生参加校“运河杯”以上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项以上;配合学院重点指导一些有实力的学生项目,争取在各类竞赛中获得好成绩。
八、积极承担班主任工作,认真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做好谈心工作,每学期要与班级所有学生谈心一次以上,记录好《生情日记》,推行个性化评语。
九、积极协助学院主动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帮助学院联系实习基地,积极指导并推荐所带毕业设计学生就业,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层次。
十、研究高等教育、教育教学和教书育人规律,撰写教学研究和教书育人相关论文或心得,不断提高育人水平。  
 
 
(学工办   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