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发教务处关于开展2025年度人工智能国际化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
作者:
发布日期:2025-11-12
浏览次数:
各学院(部): 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浙江省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教育教学创新提质行动方案(2025-2027 年)》精神,加快人工智能领域国际化人才培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课程体系,经研究决定开展2025年度校级人工智能国际化课程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类型 (一)人工智能国际化通识课程:面向所有专业留学生开设,重点加强人工智能思维、基本方法、软件工具、产业应用和人工智能伦理教育,鼓励将人工智能软件和模型、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最新成果纳入教学内容。 (二)人工智能国际化核心技术课程:面向人工智能紧密型专业留学生开设,重点培养学生的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和机器人等专业核心技能。 (三)人工智能国际化跨学科融合课程:面向相关专业学生开设,基于需求导向,通过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数字金融、智慧农业等各行业领域场景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提升学生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与创新能力。 二、申报范围与条件 申报的课程须为面向本科留学生开设的全英文授课课程,须纳入留学生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在2026-2027(1)学期结束前至少完成一个完整教学周期。优先鼓励省级及以上一流课程进行申报建设。 课程资源具有独立知识产权,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问题。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学、评等课程不在申报范围。 三、建设要求 立项课程均应形成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现实案例(不少于5000字),新的课程教学大纲,并提交详细的项目建设总结报告和相关支撑材料。 立项的课程均应融入人工智能前沿知识,革新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其中,人工智能跨专业融合课程应体现人工智能技术与专业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实现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的升级,学生参与真实项目的实践学时占课程总学时的40%以上。 课程建设周期为一年,建设经费2万/门。 四、推荐名额 申报课程授课教师要求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具有丰富的来华留学教学经历和优良的跨文化教学能力;课程负责人须为学校正式聘用的教师。每位教师作为课程负责人限申报 1 门,作为团队成员限申报 2 门。每个学院(部)限报2门,如申报同一类型的课程需排序推荐。 五、申报要求 1.各学院合理统筹,严格把关,择优申报,确保申报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2.请认真填写申报书及汇总表(见附件),并于2025 年 11月30日前将申报书(word版和加盖公章PDF 版)和汇总表(Excel版和加盖公章PDF 版)电子版,报送至教务处国际化培养科。 联系人:方珊珊,电话:88320595,邮箱:gjhpy@zjut.edu.cn。
教务处 2025年11月12日 请要申报的老师11月21日之前提交申报材料至学院办公室A524。 |

